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院文化 > 法官文学
突出法治领航作用    助力乡村振兴发展
作者:李先鸿  发布时间:2022-03-10 09:17:11 打印 字号: | |

农业、农村、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,而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。当前,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再蔓延,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。乡村地区要发展好,不但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,更应当在法治的引领下,聚焦辖区乡村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土地改革、产业升级、产权保护、基层组织建设等新形势、新问题,助力农业转型升级, 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发展、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。

法治领航本质上是完善基层乡村治理,我国千百年来的历史风俗习惯决定了在乡村地区应以自治为基,法治为本,德治为先。

自治为基。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,该区地处北京西部山区,山地面积占98.5%,下辖九镇四街,共178个行政村,户籍人口占比近20%,呈现出乡镇数量、面积远超街道,村落村民散布山区的特点。此外,门头沟区古村落众多,乡土人情、乡土气息氛围浓重,风俗习惯、村规民约等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更为凸显。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村都有相似的特点,费孝通先生的《乡土中国》中曾经讲到,在乡土社会中,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来调节,而是靠“礼”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。在乡村地区,传统的自治基础是值得继续依赖的。

法治为本。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后,随着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,乡村城市在许多方面已几无差别,但乡村基层法治基础还比较不完善的问题日益凸显。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,优化乡村地区的制度机制建设、群众法治思维培养、普法宣传工作将非常重要。在今年14日发布的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中指出,要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、挖掘乡村多元价值,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、乡村休闲旅游、农村电商等产业,对乡村地区的法治水平势必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当前乡村地区许多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来妥善解决的案事件,碍于人情世故、历史传统等因素,往往没有以法律途径解决,留下了许多后续矛盾的可能。可以预见,今后相关的法律解决途径、法律咨询服务等跟上之后,必然会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到一个积极作用。

德治为先。在建设完善乡村法治的同时,还需充分发挥道德规范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作用,例如将新乡贤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以新乡贤为“领头雁”,带动基层群众见贤思齐、向上向善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助力推动构建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,最终实现以法治保障村民自治,用法治促进乡间德治,实现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的有机相融与良性互动,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,建设充满活力、和洽有序的善治乡村,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和任务。


 

 
责任编辑:门头沟法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