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院文化 > 法官文学
传承“四下基层”优良作风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
作者:李宇赫  发布时间:2024-04-18 09:22:00 打印 字号: | |

“四下基层”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建立的工作制度,它对于今天党员干部践行初心、担当使命,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有新气象、新作为,仍然具有现实意义。它要求党员干部时刻不忘基层、始终着眼基层,把各项基础工作做扎实,方能心想事成,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增进的双得双赢。
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:治国有常,利民为本。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。问政于民,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,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。党员干部要坚守初心使命,学习推广“四下基层”工作方法、工作制度,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,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,畅通线上与线下沟通群众的渠道,让群众反映问题的方式多样化,及时了解、思考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明确具体责任人,实打实拿出方法和对策,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,使群众更有获得感、幸福感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曾提出,要把“四下基层”优良传统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、感情上贴近群众、工作上依靠群众、发展上为了群众。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史家亮曾提出,要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,做好调查研究,了解群众心声愿望,从群众身上找思路、求方法、学本领。

“四下基层”是贴近群众、破解难题、推动发展的重要法宝。要坚持眼睛向下看、脚步往下走,到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到一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,解民忧、惠民生、聚民力。着力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,同时也要注重做好信访这一“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”,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。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,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。尤其是在基层工作时,面对最多的是群众,党员干部要强化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服务意识,厚植为民服务情怀,当好基层的“服务员”。在思想意识上树立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责任意识、纪律意识、党员意识,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,多想一点、想深一层,解决好大家关心的事、困难的事,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,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组织的信赖感。

“四下基层”不仅是一种工作要求,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。其本质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是密切联系群众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。只有真正深入基层、贴近群众,才能更好地了解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需求,才能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帮助。弘扬、践行“四下基层”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,持续增进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才能在与群众团结奋斗中书写新时代新篇章、铸就新征程新辉煌。

 


 
责任编辑:门头沟法院